第二百七十二章:土豆、红薯不是真无敌,尚有芋头可堪一战【求订
【说完最新研究成果后,许子也深吸了一口气,因为接下来的汇报,才是农部六司中最大的发现和收获。】
【“以前在茂丞管辖下的商队,在往来买卖天下的各地时,搜集了许多不同的农作物带回秦国,并交给了农部六司之一的百草司,以供百草司中的农家子弟进行种植研究。”】
【“而在茂丞带回的许多不同农作物中,有两种农作物经过百草司中的农家子弟试验种植后,发现它们的亩产量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甚至论到亩产量,比之前的藕、莲还高!”】
【许子最后这句话一出,立刻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许子身上。】
【除了农部六司外其他六部诸司的官员们,一个个眼中都不是怀疑,而是不敢相信。】
【不错,虽然他们不知道许子口中提到的那两种农作物的亩产量是多少,但他们大多数都知道藕、莲的亩产量是多少!】
【藕的亩产量在一千斤以上,而莲的亩产量更是在三千斤以上!】
【如果那两种未知的农作物的亩产量比藕、莲还高的话,那么岂不是意味着那两种未知的农作物的亩产量比一千斤的藕,以及三千斤的莲还要高?】
【这种事情真的可能吗?】
【或者说,这种高产粮食真的可能存在吗?】
【就连太子扶苏在听到许子的话时,脸上也是一片惊讶之色。】
【至于坐在太子扶苏身后的屏风后面的秦王嬴政、李斯等三人,更是屏息凝神地聆听,生怕漏掉任何一句话。】
【太子扶苏看向许子,身体微微前倾,脸色严肃地问道:“许师所言,可是真的?”】
【许子重重地点了点头,肯定地说:“绝对是真的,百草司中的农家子弟已经进行了试验种植,并且成功收获了两茬,统计过亩产量,我这才来汇报。”】
【随后许子也没有吊大家的胃口,直接说道:“第一种农作物,名叫蹲海鸥,又名山药,出自蜀中,不过其他地方也可能有。”】
【听到许子说出第一种农作物的名字后,在场见多识广的刚成郡太守也微微思索了一下,便在脑海中找到了与“薯”有关的记载。】
【刚成郡太守随即说道:“《管子·重轻甲篇》中有云:‘四方之不至,六时制之:春曰至比,次置名取麦,次置名薄薯,次置名藤,次置名绝猪,次置名大雨再来,兽云拥陪。’”】
【“如果许子所说的蹲海鸥,即山药就是薄薯的话,那么茎叶也应该是有的。”】
【“不过,关于山药的具体亩产量,其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同时在场其他人的脸上也或是一闪而过的思索之色,或是一闪而过的恍然大悟之色。】
【毕竟“蹲海鸥”,或是“山药”,或是“薯”这样的农作物,他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甚至有人吃过。】
【只是过去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农作物有什么特别之处,更没有研究过它的亩产量。】
【但根据许子刚才提到的比藕、莲更高的亩产量,恐怕他们平时并不熟悉,也没有注意到山药也是一种亩产量极高的农作物!】
【听到刚成郡太守的话,许子也微微惊讶地赞叹道:“刚成郡果然见多识广,蹲海鸥,或者说是山药,正是《管子·重轻甲篇》中提到的薄薯。”】
【“经过百草司中的农家子弟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山药的亩产量基本可以达到六十石到一百五十石之间!”】
【“换句话说,山药的亩产量可以达到一千七百斤到四千斤左右!”】
【此话一出,立刻在场众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陷入了完全的寂静之中。】
【亩产六十石到一百五十石之间?】
【亩产一千七百斤到四千斤左右?】
【这怎么可能?】
【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高产的粮食作物?】
【要知道,以前莲也不过是亩产三千斤而已!】
【而且藕只能在水塘中种植,不能在田地里种植。】
【可以说,这种水塘种植条件严重限制了莲的大规模普及种植。】
【而现在山药最高的亩产量比莲还要高出三分之一!】
【而且与莲相比,山药可以在田地里种植。】
【换句话说,山药具备大规模普及种植的条件!】
【但是,如果山药真的有这么高的亩产量,而且也可以大规模普及种植的话,那么为什么过去却没有见到有人大规模扩展种植山药呢?】
【要知道,在管子时代山药就已经存在了。】
【而《管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难道在这四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他们现在百草司中的农家子弟特意深入研究、种植、了解过山药之外,以前就没有其他人特意深入研究、种植、了解过山药吗?】
【如果有其他人特意深入研究、种植、了解过山药的话,那么如此高产的山药,为什么没有见到大规模扩展种植呢?】
【难道山药有其他人们不知道的严重危害?】
【所以以前特意深入研究、种植、了解过山药的人,才没有大规模向百姓推广种植山药。】
【除非真的是除了他们现在百草司中的农家子弟特意深入研究、种植、了解过山药之外,以前就没有其他人去深入研究、种植、了解过山药。】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这四百年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饿死的百姓又算什么呢?】
【明明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有了亩产高达六十石到一百五十石的粮食作物!】
【在场众人都不明白,太子扶苏也不明白,所以太子扶苏就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那么山药有什么重大危害吗?”】
【“不然的话,为什么几百年来都没有看到有人大规模扩展种植山药?”】
【“还是说过去没有人真正深入研究、种植、了解过山药?”】
【听到太子扶苏的询问,许子也微微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道:“我不知道过去是否有人真正深入研究、种植、了解过山药。”】
【“不过,与小麦、水稻这些农作物相比,它确实有几个危害。”】
【“比如说,第一个危害,当给山药去皮的时候,手很容易会痒。”】
【“所以对于一些不了解山药,或者是刚开始接触山药的人来说,很可能会把山药看作是有毒的东西。”】
【“因此不太愿意接触或接受山药这种食物,使得山药不容易向百姓普及开来。”】
【“不过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百草司中的农家子弟经过多次研究后发现,之所以会手痒,主要是因为在给山药去皮的时候,山药产生的那一层液体的原因。”】
【“所以只要在给山药去皮的时候,用清水多次冲洗,去掉山药去皮时产生的那一层液体,就可以避免手痒。”】
【“或者是在给山药去皮的时候戴上手套,避免手与山药去皮时产生的那一层液体直接接触,同样可以避免手痒。”】
【“或者干脆不管它也行,不久之后就会恢复正常。”】
【“第二个危害,山药吃多了容易产生腹胀的感觉,让人感到不适。”】
【“不过问题不大,顶多也就是不舒服一会儿而已。”】
【“这与吃不饱肚子相比,也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重大危害。”】
【“第三个危害,同时也是最严重的危害,那就是山药不耐储存!”】
【“像小麦、水稻这些粮食作物,在收获后,妥善储存的话,储存几年都没有问题。”】
【“但山药不同,山药收获后,前期三天到七天属于保鲜期,此时山药与刚刚收获时没有什么区别。”】
【“但过了七天之后,山药就会逐渐变质,此时非常容易腐烂、长菌和发芽。”】
【“一个月后,它就会逐渐变得硬邦邦的,口感和味道也会变得更差。”】
【“即使不损坏也不长菌和发芽,同样也只能储存大约三个月,最长储存时间也不会超过半年。”】
【“而一个成年人一年大约需要吃十八石左右的粮食量,一个五口之家一年大约需要吃九十石到一百石左右的粮食量。”】
【“换句话说,一个五口之家半年也就只能吃完四十石到五十石左右的粮食量。”】
【“而山药的亩产量就在六十石到一百五十石之间!”】
【“但山药最长的储存期也不过是半年左右!”】
【“换句话说,一个五口之家在半年内最多也只能吃完五十石左右的山药,剩下的十石到一百石的山药就会因为超过了储存期,从而变得无法食用!”】
【“而这还仅仅是一亩山药的情况,如果种植一亩以上的山药的话,那么无论种植多少山药,半年后都会全部白白浪费掉!”】
【“可以说种植的山药越多,浪费的山药也就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山药的亩产量达到了惊人的六十石到一百五十石,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也是我认为山药在过去几百年里没有被大规模扩展种植的原因。”】
【“而不耐长期储存这个问题,目前百草司中的农家子弟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不过即便如此,山药仍然是一种极其优秀的粮食作物。”】
【“除了自身亩产量极高之外,它的茎叶可以制成咸菜来吃,整个根茎也可以作为常用的猪饲料,枝条也可以用来制作肥料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它全身是宝也不为过。”】
【说完最后一句话,许子也不禁叹了一口气。】
【山药确实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亩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可以说单论亩产量,目前所知的各种粮食作物中没有任何一种能与之相提并论。】
【如果不存在不耐长期储存这个目前暂时无法解决的重大危害的话,】
【那么只要能够扩展山药的种植,就足以彻底解决天下百姓的温饱问题!】
【毕竟亩产六十石到一百五十石的惊人亩产量,一个五口之家只需要种植一亩山药田,那么生产出来的山药粮食产量也足以养活他们。】
【但可惜的是没有如果,山药不耐长期储存这个危害,目前暂时还没有办法解决。】
......
PS1: 山药,最早种植记录见于《管子·重轻甲篇》:“春曰至比,次日取麦,次日薄薯……”
同样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也有记载:“问下山,蜗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注云薯也,盖薯魁形如自之蹲故也。”
现代山药的亩产量同样在1500公斤到3000公斤左右,也就是3000斤到6000斤左右。
考虑到现代可能有优良品种的优化,以及种子优化的原因,保守估计将古代山药的亩产量降低了一段。
而山药在古代无法成为主粮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不耐储存,另一个是吃多了会有腹胀的感觉。
所以导致山药最多只能作为救荒时的粮食,而无法成为日常的主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