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吴梅村的故事――入魔
卞玉京难以悟道,因为她有心魔,而这个心魔便是吴梅村,想证大道必须杀死这个心魔。
不得不说,吴梅村挺难杀的。这里的杀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杀,而是心理上的杀,从她的心里彻底消除吴梅村的印痕而获得彻底解脱。
卞玉京一度怀疑自己修仙是在南辕北辙,越修心魔越重,修了这些年没有任何长进,不由对前途产生了迷糊。
不过关系也不大,能不能杀死总得试试,想成大道必须杀,古人说泪流干伤到底时心便成灰了,杀的多了也许就死了。闲着也是闲着,万一真的修成呢!
卞玉京很自由,很随意,想工作时工作,工作没意思了辞职;想成家时成家,成家没离思了离婚;想出家便出家,出家没意思了还俗;哪怕是给老君献祭佛家经典,老君也捏着鼻子认了,女人呗,惹不起,想任性就就任性,想倔强就倔强,还真就这么膨胀。老君也不指望能度化她,这女人心魔太重,孽根深种,执念太深,离得远远的少招惹为妙,惹的她一哭二闹三上吊罪孽可就大了。
而吴梅村则没有自由,他的束缚太多了。如他能放下忠君思想羁绊,依他的才情至少也是部级干部;如果能放下爱情羁绊,他现在已经妻妾成群;如果他能放下所有道德羁绊,他可以做许多以前不敢做的事,缺德而痛快地生活。
但他放不下,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路子越走越窄,日子越过越惨。
魔由心生,相由心造,这些羁绊无质无形,却让吴梅村画地为牢,无法突破,只能在无边苦海中沉沦。更悲催的是呈梅村无法冲破这些羁绊且没打算冲破,继续当前朝遗民,继续当好公民、好老公、好儿子、好父亲,按照传统伦理道德的要求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为避免朝廷的出仕邀请,吴梅村躲到了乡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进村不是平安着陆,朝廷对吴梅村始终莫失莫忘不离不弃。
很快有官员陆续找到了吴梅村家,一次比一次语重心长,一次比一次没有耐心:“老吴啊,你这样的人才不去当官,受损失的是人民,朝廷肯定要给人民作主,希望你们不要给你不要脸。如果你拒绝朝廷而引起众怒,晚上若有暴民来烧你家房子,只怕我们也阻止不了。对了,你还记得你的朋友某某吗,他跟你一样不愿出会仕,前几天死得老惨了”。
为进一步给吴梅村施压,清政府转变思路加大力度,从吴梅村的“身边人”入手。吴妻出门时经常有陌生的流氓搭讪:“美女,你身材好棒,交个朋友吧?”吴子出门也经常碰上操外地口音的叔叔问:“小朋友好可爱,跟叔叔回家吧?叔叔家里的糖老多了,拿一个肾便可以换一大包”。特别在得知“吴梅村事母至孝”的信息后,清政府立即转移工作重心,调整工作方式,经常跟吴母落家常,有时会夸她生了个好儿子,必定能流芳千古永垂不朽;有时会向老太太埋怨吴梅村受“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影响太深,让老太太想办法帮儿子摆脱思想桎梏,解决后顾之忧;有时还会关心老太太的后事,问她坟地选了没,棺材修了没,遗嘱写了没,寿衣买了没,劝老太太提前准备,免得临时慌乱。
并非所有的母亲都像徐庶母亲一样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吴老太太吓坏了,将此事哭着告诉了吴梅村。
清政府的做法很下作,但很给力,这是点穴,是逮住拐子猛踹,是哪儿疼戳哪,别骂我流不流氓,就问你害不害怕。
吴梅村害怕了,真的害怕了。一个人舍生取义是英雄,但前提是舍得自己的生命,号召“弟兄们给我上”的长官和鼓励老百姓无私奉献的老爷们是在舍别人的生而取自己的义,有些诡异和无耻。
吴梅村愿意为国牺牲,愿意舍生取义,但不愿意以家人的血来荐轩辕。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吴梅村不愿意为了家人而牺牲自己,凭什么让人相信他愿意为了其它原因做出牺牲?
1953年,也就是卞玉京嫁人的这一年,吴梅村顶不住了,答应了朝廷要求,应征赴京就任。
我嫁人失节,你当官失节,谁也甭笑话谁。
至于去了京里当什么官,吴梅村不在意,因为当什么都不乐意也不在乎。
当然了,朝廷也不在乎给吴梅村什么官当。吴梅村是个吉祥物,相对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朝廷更看重的是他出仕本身。出仕便是给清朝廷脸上贴金,给复社、高官、文人、名士等顽抗分子立标杆、树榜样,吴梅村不需要做出任何工作业绩、甚至是消及怠工、出仕本身便是为朝廷工作了。
为扩大此事的影响力号召力舆论引导力,清庭组织召开欢送会,邀请地方名流参加。
地方许多好事者得知此事后也自觉参加,会议规模迅速变大,,号称“千人团”。
会上,一位不知姓名的读书人送给吴梅村一封信,信里只有小诗一首――不是情诗,而是叙事诗:
千人石上坐千人,一半清朝一半明。
寄语娄东吴学士,一朝天子两朝臣。
千人石是指虎丘山剑池旁的一块大石头,复社在这里召开过两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两次的时间均是明朝。如今一样是盛况,只是开会的人变了,朝代也变了。
本诗没什么文采,平仄都仗做的都不好,数字运用也不巧妙,可以说是打油诗。诗意很直接:大明亡了,复社中一半人背叛了革命,如今连吴梅村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要背叛了。
二十八个字,字字如刀,杀人诛心。看着这二十八个字,吴梅村热血上头,无地自容。
吴梅村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因为这是诬陷中伤毁谤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是真话,而真话经常最招人恨。
没有什么话比真话最伤人,如沈腾对鲁豫所说:“当有人说你长得丑时,你不一定会生气,因为你知道对方是在嫉妒你;但有人说你老时你肯定要生气,因为这是事实。”
这话说的对吗?确实对,完全符合事实。
叛徒该讨伐吗?该,人人讨厌叛徒。
吴梅村该被骂吗?该,因为他背叛了。
我们可以义愤填膺讨伐叛徒,可以站在道德至高点批评叛徒,可以唱着高调打压叛徒来抬高自己。但在攻击别人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问问自己碰上同样情况会如何选择。如果我们自己能做到,可以堂堂正正讨伐别人;如果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图个嘴痛快,会被人骂双标狗和道德婊的,还请嘴下留情,厚道些。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吴梅村很惭愧,没有解释,没有还嘴,也没有恼羞成怒,因为对方说的对,做都做了还不让人骂吗?
不过吴梅村他没有打算改正,因为这是他经过千百次内心挣扎、千百次反复考虑后做出的最终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吴梅村到了北京,待聘。
就在这个冬天,眼看着快过年了,比吴梅村小9岁、37岁的侯方域死了,英年早逝。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吴梅村前往河南吊丧。吃了两碗烩面,喝了两碗糊辣汤,上了两柱香,磕了三个头,吴梅村看着烟雾缭绕的侯方域的遗像陷入沉思。
吴侯二人年龄、职位相差较大,年轻时交集不多,直到二人都文名鹊起后渐渐有了一些往来,不过没见过几面,更多的是文字沟通。
二人之间没有利益纠葛,纯粹的意气之交,笔友、朋友兼同事,有那么一点知己的意思。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接近的高度,相似的遭遇,共同的情感,二人除了惺惺相惜,更有同病相怜,很快便无话不谈,互诉衷肠。
站在侯方域的灵前,刚喝下去的两瓶杜康酒有些上头,回忆着与侯方域交往的点点滴滴,吴梅村想起了侯方域对自己的谆谆告诫,他当时信心满满回复“必不负良友”。这是侯方域今生对他提出的唯一要求,他却食言了,“生死总负候羸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知错是一回事,悔改又是另一回事,吴梅村继续走在违心违诺的道路上,逾行逾远。
第二年,吴梅村被政府授与秘书院侍讲职务,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厅长;随后升任国子监祭酒,即教育部长兼人大及党校校长。
人生就是这么奇怪。崇祯时期吴梅村想当官,总怕丢了官,因为当官是他人生的意义。现在他不想当官,因为不当官是他人生的意义。但他不得不当官,在羞耻惭愧中履职尽责,为人师表。
两年后,吴梅村的母亲去世,吴梅村以丁忧守孝为由回到了老家,翘班吃空饷。
经历了太多的变故,没有了公务缠身,吴梅村有了更多的时间反思。今生一直以好孩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人生的前二十年拼命学习为了金榜题名,后二十年努力工作为了实现理想,四十年来一直不敢懈怠,为了弘伟目标而奔走,为了理想信念而坚持,不惜放弃安逸生活、五湖烟月、所爱的人甚至是愿意放弃生命。
如今半截身子埋到了土里,回头看来得到了什么?不想当官却当官了,想当忠臣却成了叛臣,深爱着一个女人却背叛了她,想当孝子却连累老母担惊受怕,想当道德模范却成了反面典型,甚至是想死都没有成功、到现在仍活蹦乱跳。
反观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呢?二陈、冯铨之类道德败坏者获得了前途似锦,冒辟疆、侯方域等才情不如他的获得了佳人在怀,陈贞慧、吴应箕等学历不如他的获得了天下敬仰,方密之、卞玉京获得了出家人证,至于钱谦益这样的老不羞则是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生大赢家。
而吴梅村这里呢?大明没有了,组织没有了,工作没有了,事业没有了,声名没有了,心爱的女人也没有了,有的只是“两朝天子一朝臣”的骂名,惊世才名犹在昨日,盛世繁华恍如黄梁一梦,半生谨慎如冰水好,换来的只是作人笑谈,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奋斗的最终结果竟然是一无所有、一无所获,拥有的只是儿时得到的几朵褪色的小红花!
不该失去的全失去了,该得到的一样也没得到,自己的人生竟是如此的无聊和失败。
吴梅村忽然不想当好孩子了,当好孩子的代价太大。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吴梅村后悔当好孩子,恨不得当下便砸碎好孩子的牌坊,什么道理、什么伦理、什么的声誉,什么大明,统统死一边去!老子什么也不要了,要的是不负此生,不枉世间走一遭。
具足戒定慧方入梵境,放下贪嗔痴始见如来。准备放下羁绊挣脱枷锁的吴梅村忽然清醒了,天地悠悠过客匆匆,还是赶紧潇洒一回吧,再不放纵不任性,过几年想折腾都折腾不动了!活在当下,策马扬鞭享受青春,放纵一回堕落一下,只要哭一场醉一场,老子要入魔了!
卞玉京想着苦修悟道,吴梅村想着放纵入魔,二人相反却也相似:都是痛苦的人,孤独的人,失去了人生的目标,行尸走肉,尸居余气。
空余报国之情;岂效穷途之哭!
谁悲失路之人?尽是他乡之客。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