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拿下心狠手辣的摄政王(4)
程致和来的时候很是茫然,自己最近也没惹什么是非呀,怎么突然叫自己去前院呢。
略带忐忑的给母亲请了安,等母亲说明了原因,才终于如释重负。
对着母亲选出来的几名男子款款而谈他们的品行。
“母亲,李侍郎家的这位嫡长子可不行,别看他平时道貌岸然,彬彬有礼,他可是养着绯倚楼的一位姑娘呢。”
丞相夫人看着自家儿子如数家珍的样子,真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高兴。
程致和没注意到母亲纠结的面色,继续挑剔着这些世家公子。
“还有这一位赵小将军,私生活倒是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就是他这性格,平时看着豪爽,但之前一起喝酒,喝多后脾气暴躁,摔东西,人又轴又不听劝,不是个良人,若配岚儿,恐怕岚儿要受委屈。”
“若是你说的这样,这些人岂不是都不行?”
丞相夫人有些焦急,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人各有各的不好,这可怎么办。
“母亲别急啊,这位沈尚书之子还是不错的,人很腼腆,性子也温和,自己又是个上进的,今年下场参加了科举,名次也不错,倒是可以让岚儿见一见。”
丞相夫人眼睛亮了亮,沈尚书之子沈开呈,之前她见过一面,长得也是个好的,配岚岚倒是不差。
而且沈夫人自己接触过几回,也是个好相处的,岚岚若嫁过去也不会受欺负。
“那我可得跟沈夫人好好聊聊,找个合适的场合让两个孩子见一面。”
丞相夫人满意的把名单收起来。
程致和却摇着扇子有些犹豫。
“你还在这里干什么?回去吧。”丞相夫人用完人就开始赶人了。
“母亲,您要给岚儿相看这件事儿,岚儿自己知道吗?”
程致和踌躇半天,还是试探性的问了出口。
“我还没告诉她呢,等定好见面的日子再跟她讲也不迟,省得她害羞。”
程致和难得的纠结了,他快速摇了几下扇子,下定决心一般把扇子一收,微微靠近母亲,小声道:“母亲,有件事儿,我觉得您最好得知道……”
程致和已经离开很久了,丞相夫人还是像个雕塑一样,坐在雕花椅子上一动不动。
她刚刚听到了什么?程致和竟然说岚岚心悦摄政王!
还是情根深种的那种,大晚上求自己哥哥带她出门只为见一眼摄政王。
都怪自己没注意,程致和说前几天的宫宴上她一双眼整个黏在摄政王身上,可自己却一点也没发现。
她忽的一下捂住了胸口,这可如何是好啊。
“佩枝,快去请老爷回来,就说,就说我身体不舒服。”
“是。”
……
丞相一路匆忙的赶回了府里,直奔后院。
“夫人哪里不适,大夫呢?怎得还没有来!”
刚一进门,见自家夫人歪躺在榻上,丞相便焦急的要让人去请大夫。
丞相夫人缓缓坐起身,让下人们都出去后,才开口道:
“不必请大夫,是关于岚岚的终身大事。”
这倒是把丞相大人弄糊涂了。
“夫人这是何意啊?”
丞相夫人将儿子说的事复述了一遍。
“老爷,这可怎么是好啊……”她拽着丞相的手臂,不知所措。
听完后,丞相也定住了。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女儿什么时候与摄政王接触过?
但他还是安抚的拍了拍夫人的手安慰道:“没事没事,岚岚她还年纪小,不见得有多么用情至深,不妨事的。”
但心里却也有些担心。
前有陈家之女高调追爱被拒,人家可是等了好几年,生生把自己等成了老姑娘都没能打动摄政王啊。
而且摄政王这个人杀伐决断,性格阴沉不定,满朝文武百官都怕他怕得不行,他就不是个会疼人的,怎么可能适合岚岚呢?
更何况现在的局势,摄政王和皇帝的势力还不明朗。
虽然他也不认为皇帝是什么圣明的君主,但如果就此跟摄政王结亲,恐怕皇帝那里就要记恨上他了。
唉。
“还是先安排她跟沈尚书之子见一面吧,那孩子我看着不错,你也去探探岚岚的口风。”
“嗯。”丞相夫人有些忧心忡忡。
程岚岚在房间里翻了一上午原主之前的随笔。
这个时代各种聚会肯定少不了,到时候若再有作诗这类的游戏,自己可不能露怯。
毕竟原主可是才女。
看累了,程岚岚伸了个懒腰。
刚拿出个才子佳人的话本准备细品,丫鬟便通报丞相夫人来了她的院子。
程岚岚忙收起本子,出去迎接。
“娘怎得过来了,有事喊我去您的院子就好。”
程岚岚笑吟吟的挽着母亲的臂弯。
“娘没事,就是来看看你。”
进了屋子,母女两人坐在罗汉床上。
丞相夫人支开了下人,两人说起了闲话。
聊着聊着,不知怎的话题就到了摄政王身上。
丞相夫人悄悄看了眼程岚岚,见她在听到摄政王名字的时候,确实眼睛一亮,聚精会神的样子,心里凉了凉。
“要说这摄政王啊,连稚子听到他的名头都要哭上一哭呢。”
“为什么呀?”程岚岚睁着好奇的大眼睛不解的问道。
原来早些年间老皇帝还在的时候,池庄遇就是让周边小国闻风丧胆的人物,每次都会让对方死伤惨重。
“嗯,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当然要拼尽全力置对方于死地,不然,伤亡的可就是我方将士了。”程岚岚点头十分认同。
丞相夫人一噎,这倒是。
可一般小姑娘听到这种事不都是害怕的吗。
她再接再厉。
前几年治水患的时候,南方官系抱成一团,朝廷拨的大量救灾治理河道的银两都被贪污,朝廷派去支援的命官要么没有办法,要么横尸路上。
就连宁肃王出马也没能落到好。
最后池庄遇到了南方,众目睽睽之下二话不说竟直接斩下了两江提督的头颅。
惊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最大的官儿都被斩下了头颅,其他人更是生怕下一个轮到自己,四散成一团。
最后水道治理成功,多年再未发生过水患,当地流民也得到了救治,纷纷感念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