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游戏竞技 从1949开始当县长

关于产销社

从1949开始当县长 人生如逆旅 1778 2024-10-19 22:33

   最近看了下评论,关于产销社,有些不同的意见。

  先从合作社说起,合作社,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主要是供、产、销,用现在公司的商业模式来说就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

  然后再加上一个信用合作社,也就是现在的银行,简单理解一下就是一个完整的商业雏形。

  不管承不承认,商业一直是存在的,不管什么模式,什么市场。

  产销社就是集供、产、销为一体,在没有这个产销社以前,就是供销社独步整个市场。

  供销社在当时是也是很好的,从名字就知道,但是没有生产环节,却有一个重要的权利,定价权。

  在当时除了粮食、油等少数商品,别的都在供销社的经营范围之内,是一个很吃香的部门。

  不管是合作社还是后面的人民公社,主要进行的就是生产环节,农林牧副渔。

  78年,那个时候还是人民公社时期,根据统计数据,乡镇企业有152.4万个,正式职工人数2826.6万人。之前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统计,往前推几年,肯定也是100多万个。

  如此多的乡镇企业,生产的商品也是不少的,大部分都要通过供销社来进行销售。

  ……

  再说产销社的规划,产销社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还是很赚钱的,很多时候比第一、第二产业的总和还多。

  当时的国家还很不富裕,工业化也是刚起步,刚刚起步的工业化,生产的产品自然是价格高昂的。半导体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开始的大哥大,到BB机,再到后面的手机,一个产业成熟后,价格肯定会越来越平民化。

  农村人口比重大,当时的占比在85%左右,通和地区率先搞合作社,搞合作社工厂。

  如果按市场的逻辑,生产的商品,大家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那就应该涨价了。

  一般涨价的都是来自第三产业,工厂的利润在出厂价确定的时候,已经是计算好了的。市场上卖到天价,出厂的产品跟工厂是没有什么利润关系的。

  不少书友质疑的就是产销社低价销售,扰乱市场,这个方法玩不下去,还容易将别的企业搞破产。

  这个不是这样的,当时存在一个工农差别,特别是统销统购后,减少第三产业收入,以出厂价加运费的方式销售。

  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缩小工农差别,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同时还能扩大农村的市场,能够销售更多的商品,促进行业更快的发展,这是一个正循环。

  工农差别这一点,用当时的国际举例。国内粮食的统购价格,根据当时美国的粮食出口价格进行对比,差别不大,国内小麦的收购价还一度高于国际价格。

  但是工业品的价格差距就很大了,58年以后的东方红拖拉机,当时是国内最好的,售价是2万多元。同一时期的发达国家,同样的拖拉机,价格就要便宜得多。

  其他很多工业品也是如此,毕竟你是后发国家,跟先发国家比不了。

  所以这就有很多人说的工农差或剪刀差,这个是无法避免的。想自己国家搞工业化,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不少人说剪刀差,就是以国际价格进行对比,用先发国家的生产力进行对比,这得出来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在《论十大关系》里面是有过说明的,也说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

  通和地区相对当时的国内而言,就是属于先发地区,有庞大的生产力,现在通过产销社进行销售。

  产销社的组成也说过了,主要的资产就是运输队,各地产销社点位属于支援电影院的附带产品,售货人员是各企业派出来的,产销社进行综合管理。

  没有太大的盈利需求,运输费用赚一点就行,以出厂价+运费这样的价格销售,目前主要还是减小工农差,减小了工农差,市场自然就扩大了。

  会不会扰乱市场。

  这个是不会的,商品出厂价差别不会太大,像一些收音机、自行车等商品出厂价有些大的,只能同样价格当奢侈品来出售。

  在社会主义里,后面工厂也会进行交流,技术共享,慢慢的也就达到了差不多的出厂价。扩大生产,肯定会追求产量,然后会降低价格,去占领开拓市场。

  而且这其中也要考虑到一个运费,本地的产品,出厂价不可能比外地产品的出厂价+运费还贵吧,要是这样,那就有些问题了。

  产销社是重要的一环,只要合作社的供、产、销环节都是健康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供销社那样的情况都会发展出那么多的乡镇企业,产销社这种模式就更不用说了。

  后面还有其他布局,主要是整合,还要加上产研部门,这个后面写到再说。

  不能完全用现在的经济模式去看,还是要有些理想主义的。

  很多时候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