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郭默
陶侃和温峤这两位大将,在攻打苏峻的时候,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他们四处发檄文,呼唤各地官员带兵支援。
可那湘州刺史、益阳侯卞敦这哥们儿,真是稳如泰山,一动不动,一兵一卒都不派,军粮也不支援一粒。
就派了个督护,领着几百号人,在大军屁股后面跟着,就像个摆设一样。
这事儿,让朝野上下都笑掉了大牙,摇头叹息声此起彼伏。
等到苏峻被搞定,陶侃立马上奏,说卞敦这哥们儿,就是个拖后腿的,国家有难也不出手,请求皇帝用槛车,把他拘捕,送到廷尉那儿治罪。
可王导这人心大,觉得国家刚乱完,得表现出宽容大度,于是就给卞敦换了个职位,去当安南将军、广州刺史。
结果,这哥们儿生病去不了,皇帝又征召他当光禄大夫、兼领少府职。
最后呢,这卞敦可能是愧疚得不行,竟然就这么病倒了,一命呜呼。
皇帝还是挺念旧的,追赠他原先的官职,还授予他散骑常侍,定谥号为“敬”。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司马光老先生的看法。
他说啊,那庾亮身为皇亲国戚,辅佐朝政,结果首先惹出祸乱,让国家破败,皇帝差点儿没命,自己反倒逃之夭夭,以求自保。
而那卞敦呢,占着方镇要职,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朝廷有难他却在旁边看热闹。
你说,臣子还有比这更大的罪过吗?
可是朝廷呢,对他们俩,既不能施加刑罚彰显其罪,反而还宠信他们,给他们爵位。
看看这晋成帝,哪像个治理国家的皇帝啊!
这事儿得怪谁?除了那王导,还能有谁!
再后来呢,皇帝把高密王司马纮,改封为彭城王。
这司马纮啊,就是司马雄的弟弟,也挺无辜的,就这么被卷进来了。
一转眼啊,到了夏季四月乙未日,那始安忠武公温峤一命归西了,被安葬在豫章。
朝廷本想着在元帝、明帝的陵墓以北,给他修个大墓,可太尉陶侃却上表说:
“温峤的忠诚,可是世人都知道的,他的功勋节义令人感动。
要是他死后有知,难道会因为现在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高兴吗?
希望陛下赐点儿慈恩,把这移葬的事情给停了吧。”
皇帝一听,觉得在理儿,就答应了。
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人死如灯灭,一切都得往前看啊!
朝廷这回可是给平南军司刘胤,委以重任,让他出任江州刺史。
可陶侃和郗鉴这两位老大哥,却不买账,他们觉得刘胤这货,能力真心不够看,于是跑去跟司徒王导嚼舌根。
可惜啊,王导这耳朵,就像是被塞了驴毛,啥也听不进去。
有人看不下去,就跑去找王导的儿子王悦吐槽:
“王公子啊,你看现在大难刚过,朝廷的法纪都还松松垮垮的。
从江陵到建康这么长一路上,流民多得跟米一样,江州可是咱们朝廷的南大门啊,位置重要得不得了。
而那刘胤呢,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过着奢侈的小日子,处理政务就像挤牙膏一样。
这样下去,外头不出事才怪,内部也得先乱成一锅粥。”
王悦听了,无奈地说:
“这事儿都是温峤那货,提议的,现在事儿已经定了,想改也改不了了啊。”
一转眼,秋风起,蟹脚痒,哦不,是秋季八月到了。
前赵的南阳王刘胤这货,领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从上邽往长安进发。
这一下子,陇东、武都、安定、新平、北地、扶风以及始平等,各郡的戎狄和华夏族,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纷纷起兵响应。
刘胤把大军往仲桥一屯,那石生就吓得环城自守。
后赵一看,这还了得,急忙派中山公石虎,带着两万骑兵去救火。
九月里,石虎在义渠,把前赵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刘胤只好夹着尾巴逃回上邽。
可石虎这哥们儿可不是吃素的,一路追杀过去,把前赵军队杀得片甲不留,尸体都能铺成一条千里高速公路了。
最后上邽城被攻破,石虎像是抓小鸡一样,活捉了前赵太子刘熙、南阳王刘胤,还有那些将军、郡王、公卿、校尉以下的官员三千多人,一个都没放过,全都给咔嚓了。
他还把前赵朝廷的文武百官、关东流民、秦州和雍州的大族,一共九千多人,全都抓到襄国去劳动改造。
更狠的是,他还在洛阳,活埋了五郡的屠各部,五千多人,真是惨不忍睹啊。
石虎还攻打河西羌族的集木且部,一顿操作猛如虎,大获全胜,活捉了好几万人,就此把秦州、陇西全境都收入囊中。
氐族王蒲洪、羌族首领姚弋仲一看,这石虎太猛了,咱们还是投降吧。
于是,石虎上表推荐,蒲洪监察六夷军事,又让姚弋仲担任六夷左都督。
他还把氐族和羌族的十五万村落居民,都迁到司州和冀州去了。
哎呀,这一番折腾啊,整个天下都翻了个底朝天,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
话说那陇西的边儿上,有个鲜卑族的乞伏述延部,那可是苑川一带的扛把子,牛气冲天,周边的小部落,都被他们欺负得直喊“妈妈”,最后全给并了,人马多得跟山一样。
可您猜怎么着?
前赵一倒,乞伏述延心里头就慌了,生怕被波及,跟搬家似的,带着族人,嗖的一下,就挪到了麦田。
这乞伏述延一死,他儿子乞伏傉大寒就接班了,跟接力赛似的,乞伏傉大寒一死,他儿子乞伏司繁又顶上了,这家族传承,简直是“传承接力赛”啊!
再给您聊聊南边的事儿,江州刺史刘胤,那可是个讲究人,讲究得过了头,整天沉迷于奢华生活,做起生意来比谁都精,愣是攒下了百万家财。
他呢,就爱喝酒玩乐,正经事儿是一点不沾手,简直就是“酒池肉林”的现实版。
到了冬天十二月份,皇帝发话了,让后将军郭默,去当右军将军。
郭默这人呢,喜欢在外头镇守边疆,一听要去京城当保安,心里头那个不乐意啊,就去找刘胤诉苦。
刘胤一听,摆摆手说:“这事儿我可管不了。”
郭默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准备去京城,临走前想跟刘胤要点路费,刘胤呢,一分钱不给,这下郭默心里头可就不高兴了,简直就是“塑料友情”啊!
刘胤手下有个长史叫张满,还有几个哥们儿,平时就没把郭默当回事,有时候见了他,连衣服都不穿整齐,郭默心里头那个憋屈啊,恨得牙根痒痒。
到了腊日这天,刘胤按规矩,给郭默送了点小猪和酒,想缓和缓和关系,结果呢,郭默当着使者的面,直接把东西扔水里去了,这梁子算是结大了,简直就是“礼物扔水里,友情也扔水里”啊!
正好这时候,上头有官员上书,说现在国库里头没钱了,官员们都发不出工资,就指望着江州的漕运呢。
可刘胤呢,整天忙着做生意,公家的事儿是一点不管,得把他撤了。
这事儿一议,刘胤倒是挺淡定,一点认罪的意思都没有,还嚷嚷着自己冤枉,“我冤枉啊,我比窦娥还冤”啊!
这时候,有个外来户叫盖肫,强行抢了个姑娘当媳妇,张满知道了,就让盖肫把人送回去,盖肫不听,还跑去找郭默说:
“刘胤接到撤职的命令了,他不服气,正和张满他们密谋呢,就打算对付你一个人。”
郭默一听,信了,第二天早上,带着自己的人,就冲进了刘胤的家,把刘胤从床上拽下来砍了头,还把张满他们也抓了,说他们谋反,都给杀了。
然后,郭默带着刘胤的脑袋,去了京城,还伪造了诏书,到处宣扬。
他还把刘胤的女儿和一堆侍妾,都给掳走了,金银财宝也没落下,全装船上了。
一开始说回京城,结果半道上,就在刘胤的旧府住下了。
他还想招谯国内史桓宣来,桓宣呢,死活不来,坚守在自己的地盘上,不理他那一套。
我坚守阵地,你自个儿玩吧。
哈哈!
这一年啊,贺兰部那些大佬们,一合计,嘿,直接把拓拔翳槐,给捧上了代王的宝座,跟选秀似的。
原来的代王拓拔纥那一看,哎呀妈呀,这风向不对呀,赶紧脚底抹油,投奔宇文部去了。
拓拔翳槐呢,也是个逗乐的主儿,派自己的亲弟弟拓拔什翼犍,去后赵当人质,说白了就是去求和,说咱们别打了,咱们握手言和,一起发财嘛!
再聊聊河南王吐延,这家伙,勇猛得跟头狮子似的,但疑心病比老太太还重。
结果呢,羌族的首领姜聪给他来了个“惊喜”,一剑就捅进去了。
您猜怎么着?
吐延硬是把剑当胸针戴着,先把部将纥扢埿叫来,让他好好辅佐自己的儿子叶延,守住白兰这块宝地。
安排完这些,他才把剑拔出来,然后就这么“下线”了。
叶延这孩子,孝顺又好学,他觉得按照礼义,公孙的儿子可以用王父的字当姓氏,所以啊,他就把国号定为吐谷浑,算是给他老爹留个纪念吧。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显宗成皇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年。
春天正月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刘胤的首级,被快递到了建康。
司徒王导一看,郭默这家伙太彪悍,不好驾驭,就干脆来了个“大甩卖”,把刘胤的首级,挂在大航上,当展品,还封郭默为江州刺史。
太尉陶侃一听这事儿,气得袖子一卷,站起来就吼:
“这肯定有猫腻!”
立马就要领兵去讨伐郭默。
郭默呢,也不是吃干饭的,赶紧派使者送去美女和绢物,还伪造了密诏给陶侃看。
陶侃手下的人一看,大多都劝他说:
“郭默要是没诏令,哪儿敢这么嚣张?要发兵也得等诏书来啊!”
陶侃一听,脸一沉,说:
“皇帝还小,诏令哪是他自己能决定的?
刘胤可是朝廷的红人,就算职位和才能不匹配,也不能就这么冤枉地死了啊!
郭默这家伙,仗着自己勇猛,就贪婪残暴,现在国家刚平定大难,朝廷法纪也宽松,他就想趁机放飞自我!”
说完,陶侃就派使者去上表,揭露郭默的罪行,还给王导写信说:
“郭默杀了地方长官,你就让他当地方长官,那他要是把宰相杀了,你是不是也得让他当宰相啊?这不是鼓励犯罪吗?”
王导呢,也是一脸无奈,把刘胤的头颅收起来,给陶侃回信说:
“郭默占据长江上游,地势有利,还有舰船,我们只能先忍着,让他占着那地方,朝廷再暗中防备。
等你大军一到,咱们火速出击,这不就是顺应时势,等待时机的策略吗?
咱们这是在下一盘大棋呢!”
陶侃一看,笑了,说:
“这确实是,对付这个贼人的缓兵之计啊!
咱们这是在用智慧跟他斗法呢!”
豫州刺史庾亮,也跑来凑热闹,跟皇帝说:
“陛下,让我去讨伐郭默吧,我保证把他打得满地找牙!”
皇帝一听,乐了,立马下诏书,说:
“行,你去吧,我给你两万步、骑兵,再派个帮手陶侃给你。”
再说,西阳太守邓岳和武昌太守刘诩,这俩人疑心病,比老太太还重,觉得桓宣跟郭默是一伙的。
豫州西曹王随可机智了,他说:
“桓宣连祖约那种人都不鸟,怎么可能跟郭默穿一条裤子呢!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
邓岳、刘诩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派王随去盯着桓宣,跟盯梢似的。
王随到了桓宣那儿,一顿忽悠:
“老兄啊,我知道你心里没这么想,但别人不知道啊,你得证明自己的清白啊!
这样吧,你让你儿子跟我走一趟,这事儿就算清了,咱俩也省得麻烦。”
桓宣一听,行啊,就让儿子桓戎,跟王随一起,去迎接陶侃。
陶侃一看,这小伙子挺精神,就让他当了自己的僚属,还推荐桓宣去当武昌太守,这可是升职加薪的好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