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宋朝老物件儿
本以为乡下女人的手都伸到花布包里去了,肯定是会把东西拿出来的。
谁想,那乡下女人停了动作,手就那么搁在花布包里,仰着头看着付盈道:
“妹子,俺刚才在你们这儿转悠半天了。”
“打听了半天,都说你们家是这条街上做生意最厚道的。”
“俺把东西大老远的从家乡带出来,你们可不能坑俺哪……”
看这样子,还是不太相信古董店的样子。
付盈转头让小伙计去倒杯茶来,随即对着乡下女人说道:“放心吧,大姐。”
“我们‘铜香堂’在西安是数一数二的古董铺了,开了三十几年了,从没坑过客人。”
“你这带来的要真的是好东西,那满大街上你可找不出,比我们出价更公道的铺子了。”
付盈这话倒也不是瞎吹。
‘铜香堂’在佟老板的带领下,确实生意做的挺实在的。
虽然一样是开店赚钱,但是赚的都是公道钱,黑心钱或是以假充真的钱,是不赚的。
所以,这也是‘铜香堂’能在西安这么多家古董铺子里脱颖而出,得到好口碑的关键所在。
那乡下女人听付盈这样说,这才放了心。
只见她小心翼翼的把身上的花布包拿了下来,放在柜台上。
花布包上的拉链一拉开,里面露出一个被厚厚的旧报纸包着的物件儿。
乡下女人把那个物件儿拿出来,轻轻放在了柜台上。
旁边的几个小伙计都忽拉一下,围了上来。
他们都想看看,让这个乡下女人这么小心翼翼拿来的东西,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付盈看了一眼那个长条型的物件儿,问乡下女人道:“大姐,我能打开看看吗?”
“行,你看吧。”乡下女人对付盈说道。
付盈接过了佟老板递过来的白手套,小心的将那个物件儿上面的层层报纸,给一张张剥了去。
当那个物件儿出现在付盈眼前时,她不禁大吃一惊。
眼前的物件儿,是一把口径约为9厘米、底径约11厘米、高度约22厘米的一把青色酒壶。
这竟是宋代耀州窑烧制的--青釉十三瓜棱瓷执壶。
酒壶呈喇叭形口,直颈,鼓腹,腹上饰有宋代流行的‘瓜棱纹’十三条。
壶口沿下、颈部、肩部都有装饰的弦纹。
酒壶圈足外撇,肩一侧附有一弯曲形细长流,另一侧与口沿连接一条宽带状执柄,柄身略弯。
它通体上的是青釉,釉色青绿,晶莹温润,器身无花纹,造型规正,挺拔俊秀,制作精致。
这种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宋代器型趋于瘦长。
瓜棱壶是宋代常见的器型,各窑均大量烧造。
这种款式的瓜棱壶,是宋代耀州窑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
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付盈和佟老板都没想到,这个不起眼儿的乡下女人,一出手竟拿出了这样珍贵的好东西。
付盈看到这个瓜棱壶,眼睛都发亮了。
她小心的把这把壶拿在手里,反复的看了又看,端详了半天之后才开口问道:
“大姐,你这物件儿是哪儿来的?”
看这个乡下女人的样子,也不像是能拥有这样精品古董的能力啊。
乡下女人用她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道:“这是俺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
“俺之前一直以为就是个酒壶,没把它当回事,就放在灶房里。”
“前几年,俺们村子里来了些外地的城里人儿,说是来收老物件儿的,出的价儿可高哩。”
“俺村子里有人卖了个吃饭的碗,就得了5000块钱哩。”
乡下女人一脸艳羡的表情,似是想起了当时乡亲得了5000块钱的场景。
付盈心道,那古董贩子5000块钱收,转手能卖出去50万。
那乡下女人接着说道:“当时俺也把家里的碗、盘子啥的,都一股脑儿装了,给那个收老物件儿的人看。”
“那人没瞧上俺家的饭碗盘子啥的,单看了上这个酒壶。”
“他当时说,这是大宋朝啥窑子里出来的东西,值老鼻子钱了……”
乡下女人说到这里,突然周围伙计们哄堂大笑,连佟老板也忍俊不止。
付盈也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对那乡下女人笑道:
“大姐,这不是大宋朝窑子里烧出来的,是宋朝的耀州窑烧制的东西。”
“窑子,那是古代的妓院……”,付盈好意提醒她。
那乡下女人顿时红了脸,但她肤色黑,倒也看不出什么来,只是神情有些窘迫。
“对,对,对,是俺说错了,”,乡下女人重新更正道,“说是大宋朝窑里烧出来的酒壶,值钱着呢。”
“当时那人出钱要买这酒壶,俺没舍得卖,就这么留下来了。”
“这不现在俺男人生了病,把家底儿都掏空了。”
“俺这实在是没招儿了,只好把这酒壶拿出来卖几个钱,给俺男人看病……”
乡下女人说着,眼圈儿都红了,看着那个酒壶表现的颇为不舍的模样。
“要不是逼到这一步,俺不会卖它的,这是俺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
“俺本来想留着它,将来给俺儿子娶媳妇盖房子哩。”
她说着,眼睛在佟老板和付盈脸上看来看去。
“掌柜的、妹子,你们就跟俺交个实底儿,俺这大宋朝的酒壶,你能给几个钱?”
说到这里,乡下女人似乎突然警惕的说道:“我跟你们讲,你们可别想骗俺们乡下人。”
“俺来这儿之前可都托人打听过了,那钱少了可不行,你们可别想糊弄俺们。”
佟老板此时正拿着瓜棱壶,上上下下的打量着。
他也初步判定这是宋朝耀州窑的瓷器。
闻言对那乡下妇女说道:“大妹子,你就放心。”
“我这‘铜香堂’经营了30来年,谁不知道我家最公道?”
“你这东西,我们再细细看看,要是确实是宋朝的耀州窑的东西,绝对会给你个高价的。”
“这点儿你就放心吧!”
乡下女人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