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商讨
这个华人收藏家俱乐部,是经港城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注册。
由华人收藏家,收藏组织,收藏爱好者,自愿组成的机构。
秉承着,不成交不收取任何费用为宗旨。
这个收藏家俱乐部,屹立于古玩收藏行业多年,在圈内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它不光在港城和澳城那边,有着惊人的实力。
在内地,也有许多酷爱收藏古董的爱好者,加入了这个俱乐部里。
它们经常向市场征集精品瓷器,尤以元青花,五大名窑,明清官窑瓷器为主。
通常,都会高价私下直接收购。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有的平台主要以跑市场,辅以互联网推荐,双重结合。
让更多的买家,以及有意向的人知道他们的藏品,从而达到快速成交!
所以,必须有藏品的详细平台对接,平台才可以去安排人员跑市场以及推荐。
跑市场以及推荐,完全由平台来投资负债,客户则不需要操心。
最后,交易成功后,平台就是卖东西收佣金!!!
陈林听了这种网上的营销模式,想了想,倒也有它自己的道理。
假如,他也要做这种平台,那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自己去当地,找私下媒体,做好平台资料,直接对接。
平台资料,全国统一都是成套的,包括那些有名的各个公众号或app。
媒体做好后,平台自动会对接给我方,这个就不用操心了。
对接好后,这边就会开始针对藏品的性质,安排人员针对性跑市场。
参加各种私下交易会,展会。
互联网方面,针对性放置各大平台推荐,以及需求藏家推荐。
市场里,如果有买主喜欢自己的藏品,那么工作人员会进行洽谈。
洽谈到的价格,这边会转告给客户。
客户如果觉得价格满意,双方就会在约定好的时间内,确定好地点。
来安排买主上门看实物。
如果价格您不合适,工作人员就会另外继续找!
涉及以回收古董的一方面,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工作人员会带着买家,到达藏家所在地,买主现场看实物。
同时,专业的鉴定师会当场,再次来鉴定实物的真假。
如果实物没差别没差错,那么就是按照谈好的价格成交。
至于转账还是现金,那是藏家和买主之间商谈,与我们无关!
那种拍卖公司搞的那一套检测、备案、等一系列操作,可以简化。
其实,真正的私下的买卖很简单。
无非就是看上货了,看真假,谈价钱,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已。
这种私下的买卖,本来就是靠的眼力和经验。
在古玩圈子里,高价买到假货,低价买到真货,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艺术品市场就是这样的,只认眼力,没其它道理可言。
真正的市场买卖,都是靠买家自身眼力以及魄力。
这种在互联网上推荐古董,以及让工作人员来跑市场,也是应时代而生的。
本地的客人们,自然可以闲庭信步的,自由来去于古玩店之间。
可是,对外地甚至国外的客户们来说,看货就不是那么的方便了。
都知道,现在是互联网时代。
不再是以前,抱着东西满大街跑,满大街问的时候了。
那样一来效率低,二来有钱有地位的买家,永远都接触不到。
但在互联网上,可以让卖家手上的藏品,一秒成千上万人知道,从而更快速的成交。
卖东西,最关键的就是藏品必须有人知道,不然哪来的买家咨询?
总不能抱在手上,别人就都知道了?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针对现有的,已经成熟了的古董古玩圈子市场。
那类高端的买家圈子,众所周知,媒体效应的可怕。
一旦经线下推荐出去的藏品,全国乃至全球的人们,都能瞬间得知这件藏品。
这恰好,也是售卖藏品的首要因素,越多人知道藏品,就会越快而且越容易成交。
再来,还可以和高端的平台接触。
像是嘉德、保利大型拍卖会,港城以及澳城大型拍卖会。
浦市、京都、广省等大型的展会,都可以有合作。
而且,还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让店铺的买家们和老客户们,来个私下聚会。
买家们可以面基,进行藏品交流,以及藏品私下收购买卖。
陈林和刘宏义一边谈着网上的交易平台的现状。
一边,结合实际联想着若是自家店铺,也做这种网上平台,可行性又有多大?
罗程和陈辉两个,在旁边听得眼睛都直了。
尤其是陈辉。
他本来以为,买卖古董就是开个店,放些古董上去。
买家跟逛商场似的,来看好了哪一件商品,付了钱,拿走,就这么的简单。
谁知,压根儿就不是这么回事儿啊。
听堂哥和刘哥在这里侃侃而谈,有些话说实在的,他都有点儿听不懂。
原来,古董行里想赚钱,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儿呢?
怪不得,堂哥能赚大钱呢,他那脑子里得比普通人,多装多少东西呀.........
刘宏义说道:“要是真的要同时做线下的,和线上的,人手可不远远不够。”
“要是真按着刚才咱们说的那样,最起码需要天南海北跑的业务人员,就得不少。”
“而且,这些业务人员,还必须得是懂古董的专业些的人员。”
毕竟,这是随时都要去卖家那里看货的。
若是,业务员只是普通人,根本就是两只眼睛一抹黑,根本看不出什么真的假的。
还有,古董鉴定师的数量,也会成倍的增加。
最起码,那种古董比较多的城市,最少也得配两到三个鉴定师。
而且,还要在那些城市配相应的办事处,总不能连个办公的地方都没有。
这样一来的话,古董铺子的成本一下子就上来了。
而至于,这样做的效果究竟怎么样,在没有做之前,一切还都只是个未知数。
陈林觉得刘宏义说得很对。
成本上来一些倒不是什么大事,主要是他能带来下面的经济效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