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 清晨
清晨五点的时候,天还刚蒙蒙亮。
时节已经进入了深秋,但是在南方地区,仍然还是保留了秋高气爽的天气。
陈林他们三个,打着辆出租车,赶在五点的当口,就来到了藏宝楼的门口。
平时里没有鬼市的时候,这里要到早上九点才营业。
但是因为今天是周末,喜爱古董的收藏者们,还有喜欢凑热闹的游客,早早就来到了这里。
这附近一片儿都挺热闹繁华的,从这里往西边走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早市。
大清早的这里就显得格外的热闹。
街道两边人头涌动,熙熙攘攘,有如农贸市场一般的闹腾。
除了藏宝楼这里,两边也有鳞次栉比的商店。
在对面宽敞的街道上,也有许多人自发的拿了自己的小物件儿,来凑鬼市的热闹。
一个个小商贩,都想沾沾鬼市的热闹和沾下光。
他们都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把各自的货物散放在铺好塑料布的地上。
陈林来得早,他放眼望过去,只见这些被搁在地上的小物件儿,真的是什么都有。
这其中,大部分的东西,都是陶瓷器物。
除此之外,还有铜器、珠宝翠钻、竹刻、根雕、书画、古钱币、古旧书籍、明清小家具等,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这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国内开始掀起一种古玩收藏热潮。
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有许多人对于古玩文物之类,也起了极大的兴趣。
有的人平日里有事没事的,就喜欢看收藏鉴宝类栏目。
那些古董方面的专家,视频讲座之类的也很受欢迎。
有人,甚至买了几套古玩文物鉴赏的书籍,研究对比揣摩。
不过,兴趣归兴趣,大多数的人都明白,量力而行的道理。
这些聪明人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原则,就是只看不买,免得吃亏上当。
毕竟,古玩文物的鉴别,需要很深厚的功底与素养。
聪明人就很有自知之明,清楚以自己半桶水的水平,不用指望能够淘到什么好东西。
可也有那种自视甚高的人,觉得自己看过几期鉴宝节目,翻过几本古董方面的书籍。
应该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捡到好宝贝了。
这样的人,在圈子里也是大有人在。
比如,陈林在西安遇到的那‘国宝帮’的收藏者,就是属于这么一类人。
罗程和陈辉,就像是两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似的,贪婪的看着藏宝楼前的一切。
“师公,这里就是鬼市?”罗程看着还有些灰蒙蒙的天色,悄声问道。
他看到,虽说这里有许多人在摆摊,看起来也是热热闹闹的,可是却没有人吆喝商品。
这种卖家不吆喝,买家不问价的情形,着实看呆了罗程和陈辉两个。
每个摊位前,老板就是在那里坐着,或看人或看物,摊位前只有微弱的灯光。
陈辉也轻声说道:“哥,我瞧着这跟咱们那儿的夜市,挺像的。”
“不过,他们为什么不招呼生意啊?”
陈林轻声跟他们两个解释道:“看货不问价,照货不照人。”
“这就是旧时在京都流传起来的,“鬼市”的规矩。”
其实“鬼市”从古至今都有,它也属于我们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但古时候的“鬼市”,更多的是为了逃税或是销赃,通俗点说就是“黑市”。
那么,它为什么会被称为“鬼市”呢?
因为,卖家所售卖的东西大多都见不得人。
甚至还有很多是自己用剩下的东西,所以自然不能拿到明面上售卖。
这个“鬼”字,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心中有鬼。
每一个去“鬼市”买东西的人,就要做好与卖家斗智斗勇的准备。
当然,“鬼市”中也并不只有破烂。
在过去,有许多的人通过盗窃、抢劫所得来的赃物,也会放到“鬼市”中去贩卖。
甚至,还会有许多的纨绔子弟,偷拿家中的奇珍异宝、古玩字画来“鬼市”贩卖。
而这些东西,大多都是普通人,平时难得一见的东西。
由于这些东西全都见不得光,所以,买家也会非常守规矩的,用暗语来进行问价或交易。
但即便不是用暗语,双方也会相当小声地进行交谈,以免惹来他人的窥视。
因此,“鬼市”不同于夜市,卖家不叫卖,因为所卖之物见不得光。
买家不问价,因为怕惹祸上身。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鬼市”自然也在与时俱进,它在不断地改进中去除了糟粕。
但是,如今的“鬼市”,并不会再进行销赃活动了。
毕竟这种“很刑很可铐”的行为是触犯法律的。
在现代社会,“鬼市”虽然已经合法化。
但是卖家所售卖的东西,却与原来没什么变化。
像是二手破烂、金银玉石、古玩字画这些也经常会出现。
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古董文物。
或许,你在里面会看见康熙用过的茶杯,乾隆用过的毛笔,慈禧太后穿过的袜子等等,但绝大多数都是赝品。
这时候就需要你拥有一定的鉴宝能力,去与这些卖家斗智斗勇了。
早些年间,也不乏有许多人在“鬼市”中淘到了真正的古董或是文物。
这也使他们一飞冲天,成为了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直接步入了上流社会。
人们都说,‘鬼市’是从京都流传起来的。
但其实,“鬼市”也并不仅仅只有京都才有。
现在,在我们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集市。
只不过,他们的名气远没有京都“鬼市”这么大而已。
而关于“鬼市”,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有传言说,‘鬼市’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被我们给仿来的。
其实“鬼市”确实在古罗马出现 过。
但是,它与我们这里的‘鬼市’的不太一样,可以说完全是另外一种销售模式。
但同时,两者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据说在古罗马,经常会有人想要卖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
但这些卖家却不想因此暴露自己的身份。
于是,就会采用双方不见面的交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