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谷纹壁
这块谷纹壁的壁身内外廓,是斜坡面的弦纹。
玉壁的谷纹密集排列,规则整齐,颗粒饱满,扎手感强。
谷芽的外侧琢有阴线,增强了谷纹的立体感,及谷粒静态下的伸展动感。
赋以茁壮生长,五谷丰登之意。
同时谷纹强化了光的漫散射,突出了玉璧的质感。
出廓之龙兽威猛雄健,身形紧凑,成双S形。
龙首上昂、张口,下唇呈斧钺状,上唇长而上翘,齿锋锐利。
龙兽是水滴眼,长眉梢,小耳,只有一角,角后延与身躯相连接,角端向上弯卷。
龙角用单阴线勾出轮廓,用双阴线分节。
龙首的雕琢浮雕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龙身光素,只中部琢几道阴线装饰。
龙尾琢弯转流畅的细阴线成绞丝纹,龙尾延伸壁内,翻卷出廓。
加之前足紧握壁廓,使玉龙与壁身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龙的四肢股部凸起,肌肉张力十足,肘部折角锐利刚健。
下面用平行短阴线琢兽毛,表现四肢的强健。
整体龙形雕琢的动感非常强烈。
玉璧的中间为梃钻打孔,先在小孔上沿钻一小孔,以固定梃钻着力点。
起钻时稍有倾斜定位,以致内孔正入斜出,此方法与现代工艺大有不同。
出廓龙纹的镂雕,采用了拉丝工艺。
定位点打孔痕迹明显,镂空内壁先有纵向拉丝痕,后有横修磨痕,修磨精细处拉丝痕几不可见。
龙纹与谷纹在战国和汉代,都是最高等级纹饰。
古人讲求玉璧成双,这块谷纹壁似乎是玉组佩中的一只。
陈辉看着这个有烧饼大小的玉壁,完全没有头绪。
他根本也看不出来,这块什么谷纹壁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
若是此时在这里的是陈林,就会看出来 。
这块谷纹壁虽然外表看起来非常普通,甚至都没有现代的普通玉佩光洁盈润。
但是,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是非常非常丰富的。
因为,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的遗存中,就有数量较多且制作较为精美的玉璧。
玉璧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
由于其蕴含着厚重的社会文化内涵,因此具有极为旺盛的生命力,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纹饰的玉璧出现。
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装饰和信物的作用。
玉璧的功能主要分为四种:一是祭器和礼器,二是佩戴和装饰,三是信物或馈赠品,四是随葬品。
目前已发掘的汉代大墓中,有众多的玉璧出土,常放在死者胸部和背部。
而有的则放在棺椁之间,甚至还嵌在棺椁的表面作装饰用。
玉璧在战国时期则是权力的象征和体现。
这件战国谷纹玉璧,它的大小、材质、纹饰等细节,不仅透露出当时贵族喜好华丽的心理,也反映了人们对玉璧的崇敬及喜爱。
古人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所以制作出圆形玉璧来与天沟通,表达对天的敬仰。
但与现代什么人都可以佩戴玉器所不同的是,战国时期,玉璧是神圣权力的象征,唯有权贵才有资格拥有。
这件战国谷纹玉璧采用和田玉制成。
其形制规整,做工精湛,玉质温润,呈现油脂光泽。
和田玉主要产自新疆以南的昆仑山山脉,它以质地纯净、温润而闻名天下。
而这块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由于历史年代久远,均可见程度不一的沁色。
这件战国时期的精美谷纹玉璧,可以称得上是玉璧中的珍品。
华夏素有“古玉之国”的美誉。
在华夏的传统文化中,玉璧,是华夏古代玉器中,最为常见且流传最为久远的品类之一。
玉璧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
但玉璧基本上是素面,直到春秋时期才出现了谷纹璧。
到了汉代,华夏的玉器的发展进入了巅峰时期,汉代玉璧同样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那时的玉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出众。
谷纹,是华夏古代玉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
谷纹的出现,与农耕文明的发展有关,蕴含着古时人们对万物复苏、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古人大多将玉器上的谷纹,当作谷粟的象征,视装饰有谷纹的玉器,为五谷丰登的祥瑞之物。
后来,许多玉璧纹饰继承战国时期的玉璧纹饰。
比如卷云纹、谷纹、蒲纹,或者单独出现,或几种纹饰混合出现。
在前些年的玉器拍卖市场上,玉器藏家注重收藏年代,明清之前的古玉器备受青睐。
玉璧作为华夏玉器中,出现最早并延续至今的玉种。
在现代许多玉石商店或专柜中,人们仍可以看到不少大小不一的玉璧挂件或摆件。
因其材质、做工、大小不同,价格也有高有低。
陈辉不是陈林,这块谷纹玉壁放在他的手里,跟一块石头一样看出不其价值。
而且,陈辉内心十分怀疑,这块什么谷纹玉壁八成是假的。
陈辉想到此处,拿着那块玉壁淡淡的道:“老板,你唬人呢,就拿这么个东西来敷衍我?”
“你是觉得我是冤大头?”
“这双眼睛已经看不明白真假了?”
陈辉决定来诈一诈这个老板。
这也是陈林临时给堂弟恶补时,想的新的招术,而且还是挺有效果的。
店老板明显面上就是一愣,有些惴惴的说道:“怎么了,靓仔?”
“这真的是个好东西啊,我可是没有骗你的啦。”
他偷偷瞄了瞄陈辉的脸色,小声的说道:“靓仔啊,你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啦。”
陈辉冷笑,拿着那块谷纹壁,装模作样的很仔细的用手摸了摸质感。
接着又掂量了一下谷纹壁的重量。
他又跟在一旁的张行伸出手去,就见张行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放大镜递给陈辉。
陈辉拿放大镜观察了一下微距下的谷纹壁的沁色和工业痕迹。
然后,又把放大镜拿远了些,从整体上又看了看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