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现场勘验
“什么玩意儿!”年轻人怒骂一声。
“这是明摆着挑衅哪。”
年轻人电脑的页面上,正是他自己发出的那条微博。
此刻,在那条微博下面,陈林和肖雅均两人都分别 了他。
说的话不一样,但意思相同。
年轻人的理解就是:你家里的画是假的,不信来现场请专家勘验。
年轻人长这么大,还真没被人这样当面挑衅过。
要不是因为自家是豪门,他在网上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家族形象。
他早在网上开喷了。
年轻人丁栩紧皱着眉头,看着网上的那些评论,气哼哼的。
有好些网友在他的微博底下留言。
他们说陈林和肖雅均,是很牛逼的古董鉴定师,出道至今从未有过败绩。
还有的拿出陈林帮上面破的国宝案举例,说建议他赶紧验画。
丁栩气得脑仁疼。
正这时,房门被轻轻敲了敲,家里的女佣站在门口说道:
“少爷,老太爷叫您下去呢。”
丁栩哦了一声,顺手关了电脑,出了屋子。
他的刻意是在三楼,顺着旋转楼梯下到一楼大厅时。
他就看到头发灰白的爷爷,坐在壁炉前的摇椅上,正在看手里的报纸。
丁老先生七十多岁了,脸上皱纹不少,但精神却仍是十分矍铄。
他穿着件家常的睡袍,向后倚在椅背上,舒适又闲散。
丁栩恭恭敬敬的走上前,站到爷爷面前。
“爷爷,你叫我?”
丁老先生把目光从报纸上移开,落在孙子清秀年轻的脸上。
“阿栩,听说你把那幅黄公望的画发到网上了?”
丁老先生轻声的问,语气中没有责怪,但是丁栩却本能的感到紧张。
在这个家里,他不怕父亲母亲,反而最怕的就是爷爷。
从小到大,他只要是偷偷的做了恶作剧或是‘坏事’,跟别人都能轻而易举的瞒骗过去。
但是,在爷爷跟前,只要爷爷用那黑眼珠一看他,他就觉得无所遁形。
爷爷的那双眼睛似乎带着看透人心的力量,只一眼,他就变得老老实实的。
“对不起,爷爷,我没经过您的同意就拍照片。”
丁栩从善如流的认错。
“可是,我有些气不过网上的那些说法。”
“我们这幅‘秋山招隐图’明明就是真迹,偏又哪儿冒出个真品来。”
“这不是故意恶心人吗?”
“他那副要是真品,那咱们家这副不就成了仿品摆设?”
“那些人会说咱们没有眼光,弄了幅假的名画摆在家里……”
丁老先生见孙子脸都红了,显然是气得不轻。
他微微的笑了,神情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怒意。
看着年少轻狂的孙子,丁老先生微微摇着头笑了。
“阿栩,你似乎找错了方向。”
丁栩看着爷爷,脸上露出有些疑惑的神情。
“如果咱们家的这幅‘秋山招隐图’真是赝品,你该气的并不是那个发现真画的人。”
“而是,把这副赝品卖到我们手里的人。”
“难道不是吗?”丁老爷子看着孙子。
丁栩一怔,随即觉得爷爷说的确实在理。
“可是,那个发现真画的鉴定师,刚刚还在网上 我。”
“他说如果不信手里的画是假的,可以带着画去京都。”
“他们那边的华夏文物协会,会请业界书画方面的专家,现场勘验。”
说到这里,丁栩有些为难。
“如果咱们这幅画真是假的,我是说万一,那多丢人。”
丁老先生笑笑,伸手拉着孙子,让他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阿栩,我们一生中难免会犯各种错误,这没什么好丢人的。”
“只要我们记住教训,以后避免再发生就好了。”
丁老先生抬头,视线放在厅堂中的那幅山水画上。
“就像这幅‘秋山招隐图’,你现在心里已经在怀疑它了。”
“既然这样,就不如干脆拿着它去京都一趟。”
“全国最好的书画专家都在那里,让他们给你一个答案。”
“是真的,网上的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可是假的,现场可以让专家们开具鉴定书,我们可以直接向拍卖行索赔。”
“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又不是专业的鉴定师,被拍卖行欺骗了。”
“大家只会站在我们这边,拍卖行不赔偿都不行。”
“这事儿闹得越大,拍卖行越得乖乖赔钱,否则它还要怎么做下去。”
如果,拍卖行执意推卸责任,不肯赔偿画作的损失。
那么,那些客人必定会大批量流失。
毕竟,谁也不想找一家卖假货给自己,事后还百般狡辩拒不赔偿的拍卖行合作。
丁栩听得眼睛都亮了,还是爷爷看得长远。
“爷爷,那我什么时候去京都?”
丁老先生道:“我问问看吧。”
“刚才,一个在京都的老朋友找到我,说是华夏文物协会的会长找过他。”
“说是想让我们拿着画去他那里,他会给出公平的勘验。”
“他给了我文物协会会长的电话,你就直接联系他吧。”
“而且,那个发现真画的年轻人是个人才。”
“我听说,他是在庞家园旧货市场捡漏儿时,发现的这幅画。”
“而且,听我那个老朋友说,那幅‘真迹’是副画中画。”
丁栩一听画中画,立马惊呆了。
“爷爷,那是在夹层画里发现的?”
丁老先生点了点头,道:“是啊,我觉得那幅画是真的。”
“毕竟,谁会大费周张拿副假画,来做画中画,没有意义。”
丁栩沉默了片刻,道:“爷爷,网上都传那个陈林怎么怎么厉害。”
“他那么年轻,就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
“之前那个肖雅均我听过他的名字,这个陈林出道之后,连肖雅均的名头都盖过了,我觉得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丁老先生呵呵笑了,他拍了拍孙子的手,笑道:
“要判断一件事情,或是一个人,别用耳朵去听。”
“要用眼睛去看。”
“你要去接触这个人,用眼睛用心去观察,才能得到结论。”
“这个陈林到底怎么样?”
“你就去亲自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