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唐诡:狄仁杰弟子,开局拘灵遣将

第九十五章成器!朝堂风云三皇斗,参天楼案起因,天灾巧变天赐!

  热闹没持续几分钟,又一群身穿红紫色衣服的人朝宫门而来,在太子李隆基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到了。

  除了表面笑但内心不笑的李令月之外,所有人都上前朝见太子。太子免去众人礼节后,又转身对公主微微行礼,大家表面上都毫无障碍。

  见过礼之后,李隆基话锋一转:“魏明,散朝后到东宫来,我已经让人准备了宴席。”

  李隆基这话一出,文武百官再次震动,天啊,魏明……太子对他如此宠信!嫉妒羡慕恨!

  但是,魏明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成就,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那些羡慕嫉妒恨的人也无可奈何,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

  魏明面有难色:“这个……”

  说实话,魏明一点也不想走这一趟,还不如和岳父大人一起回去,顺便聊聊婚姻大事。

  李隆基微微眯眼,哪能不知道公主已经发出了邀请,只是故意没说出来,这是在给魏明介绍背后几个人。

  太子党成员也不可小觑,包括姜晟、薛崇简、卢怀慎、李林甫、苏颋、韩休等人,关键是普遍年轻,大多在二十至四十岁之间,看来李隆基很聪明,懂得拉拢年轻一代!

  姜晟,大约四十岁,支持太子,封为楚国公,任太常卿,兼秘书监、修国史。

  卢怀慎,字子约,苏州人,三十岁左右,进士及第,太子的庶子,大理卿,封广平郡公。

  苏颋,四十多岁,字廷硕,京兆人,进士及第,调任工部侍郎,封许国公。

  韩休,四十岁左右,字良士,京兆人,出自昌黎韩氏,制举入仕,任华州司户参军,调任礼部侍郎。

  李林甫,二十八九岁,字延硕,陇西人,唐宗室,任国子监进士。

  薛崇简,河东人,外戚,太平公主李令月与太常卿薛绍的次子,也就是李令月的小弟弟,才二十出头,就封为镇国太平郡王,拜太仆卿,太子身边的得力助手,赐姓李,算是同宗族。

  在这群人中,让魏明感到好奇的是薛崇简,为什么?因为他虽然是太平公主最小的宰相,却一直效忠太子。

  这很有意思,魏明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李令月的脸色,果然,李令月看到薛崇简时,脸色极其难看。

  而薛崇简也很直率,公然与母亲作对,表示效忠太子,在历史上,太平公主一族中只有薛崇简一人活了下来。

  魏明见过未来开元重臣后,太子再次提到:“散朝后,魏明你一定要到东宫来,到时候我会邀请大家吟诗作对,就像本朝的李白一样,如果你不参加,岂不可惜?”

  还没等魏明开口,李令月走了过来:“本宫府上秋菊已开,魏明你可以吟咏菊花,诵读牡丹,这次难道不该去赏秋菊吗?自从柳先生以来,菊花诗词虽层层叠叠,但毕竟少了一些仙气,本宫也希望借你的仙气,品鉴一番美丽的秋菊!”

  魏明沉默不语,好吧,这样玩是吧?我们都说好了,我就不参与皇权斗争了,你要是这样逼我,我也只能进行一场灵魂操控!

  其他文武大臣脸色也变了,除了裴坚和崔构等人还在思考外,其他人露出沉思的表情,都非常好奇魏明会选谁,魏明的选择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而像卢疑慎等人则有些怀疑地等待着,似乎在期待魏明得罪某一方,从而被另一方所厌恶和针对。

  就在魏明犹豫是否用一些小手段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老者的笑声,老者拍了拍魏明的肩膀:“大郎,你很不错,我们魏家有你,以后后继有人。”

  听到这话,魏明哪还能不知道,此人就是魏知古的叔父魏正,立刻恭敬地问候:“叔公。”

  朝中第二号人物,门下省长官,权力不可谓不大,魏知古笑着说道:“有叔公在,你就多问多看,还有时间,不必急于一时表现,具体的事,散朝后再详谈。”

  魏知古的话一出口,他保护自己家族的立场已经很明显了。太子和公主都撇了撇嘴,这确实无聊,但得罪魏知古,显然是弊大于利。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想让魏明不高兴,所以只是稍微争斗了一下,意思意思而已。

  其实两人心里都很喜欢魏明,希望魏明能公开支持他们其中一人,毕竟魏明的名声太好了,几乎成为大唐年轻一代的典范和领袖,又得到了文坛影响力的支持,被支持的一方将获得更大的胜利。

  和魏知古一起来的,还有三个年轻人。为首的青年一来,除了李令月外,连李隆基都被礼遇,这让魏明不禁惊讶。

  “参见宋王殿下!”百官参拜,李隆基都尊称一声皇兄。

  这样,魏明就知道对方是谁了,这个时代,大唐皇族中最聪明的人:皇长子李宪!

  李宪,字成用,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本应成为皇帝,却被册封为宋王,兼任左卫大将军,兼任司徒、太师、扬州大都督等职。

  为什么说他是最聪明的呢?因为他知道三弟李隆基和他的姑姑李令月也是顶尖的聪明人,所以拒绝成为皇太子,提前让位于李隆基。

  结果还不错,寿终正寝,地位崇高,除了不是皇帝外,几乎享受到了皇帝的大部分权力。

  现在李宪才三十岁,温文尔雅,颇有君子风度。魏明看着他,他也看着魏明,魏明觉得他像是完美的退位本李建城,他看魏明像是第二个狄仁杰!

  “魏御史,本王非常喜欢诗词书画,如果方便的话,请多多指教。”李宪的声音非常柔和,很有谦逊之风。

  魏明笑道:“宋王殿下过誉了,如殿下不嫌弃,魏某可以与您一起探讨一二。”

  李宪也为魏明介绍了两个人,分别是张九龄和宇文融。

  张九龄,大约三十岁,字子寿,韶州人,进士及第,任集贤殿学士,兼知吏部选事。

  宇文融,也大约三十岁,京兆人,曾任御史,最近刚调任红炉署丞。

  很好,又是两个未来的宰相级人物。魏明与二人寒暄商议,宇文融还好一些,张九龄则激动地看着魏明,一副小迷弟的模样。

  “魏御史,您的文章惊天地泣鬼神,想必胸中治国之策、奇谋异术远超此处,不应藏拙,恳请多多指教,子寿愿以弟子之礼侍奉!”

  “呃……好说,弟子与否就算了,张兄平辈论交即可。”

  尽管魏明这么说,但张九龄完全没有冷静下来的意思。

  不久后,天钟敲响,东方鱼肚白,霞光初现,大约六点半左右,终于开始朝会,文武百官、诸公按次序上殿参拜,举行大唐首次朝会。

  景云三年改元太极元年,前不久又改元延和元年。

  魏明跟着众人参拜皇帝后,诚实地站到了崔构身后,默默地为当朝诸公划分派系。

  皇帝:裴坚,卢疑慎。

  太子:姜晟,薛崇简,卢怀慎,李林甫。

  另立太子:姚崇,宋璟,苏颋,韩休。

  公主:豆卢疑贞,卢怀慎,赵彦昭。

  另立公主:张嘉贞,刘幽求,褚无量,贺知章。

  中立:崔构,张九龄,宇文融。

  特殊:李宪,魏知古。

  其中中立一列,张九龄、宇文融之所以没有站队,原因有两个,一是两人的背后有宋王李宪,二是两人还年轻,也想学习中立派。

  前面说过,站队或不站队都有好处,但不站队并不意味着脱离中心,必须有过硬的能力才行。很显然,这两人都差了点意思。

  张九龄还好些,后期被贬,后来依靠自己的能力回到长安,成为尚书右丞,成为大唐宰相之一。

  而宇文融就惨了些,现实中,结果就是这样,在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上不到一百天,又被贬下去了,这显然是对自己实力太过自信!

  所以要保持中立派,就必须一直徘徊在中心地带,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至于特殊一列,特殊在于李宪,自愿退出皇权斗争,这也是魏明称他为大唐皇族中最聪明的人的原因。

  而自己的叔公魏知古,多次请求退休,如果不是三皇争斗未果,早就回家养老了,所以不能算在很多派系中,说白了,魏知古一直挂名在门下省,三皇谁赢,门下省就是谁的,他也就能安心养老了!

  何况现在魏家有魏明继续,魏知古更放心,完全不需要他出力,最多照看一下,顺便出些主意,仅此而已。

  接下来,朝廷经过常规的汇报和讨论后,太子李隆基突然出列,请求李旦结束幻术大会。

  李旦听后,当场驳回,开玩笑,这次大会的目的就是要打倒逆子逆妹,怎么可以随意结束?

  于是展开了一场争论,随后真正的朝会才真正开始。

  接下来,讨论各地政令、策略得失、人员考察、救灾等事项,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依次发言。

  然而,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在朝堂上,文武百官看似都在向天子汇报,实际上最后拍板决策的人,却是公主和太子!至于天子……更像一个无心的印章机,来来回回只是重复着准与不准!

  魏明暗暗咋舌,妈的,难怪李旦想搞个惊天动地的大案,有这样一位妹妹和儿子,做皇帝真是没什么意思!

  等到朝会差不多结束时,冯冷忽然高喊:“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姚崇犹豫了一下,出列上奏:“臣有本奏。”

  李旦面无表情地回答:“准奏!”

  “河南道、淮南道等地蝗灾频发,救灾工作已部署,但百姓只知设立祭祀,不敢捕杀蝗虫,放任蝗虫啃食庄稼,如继续这样,只怕明年产量必定下降,严重的话,还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可怕后果。”

  冯冷突然大声喊道:“《诗经》有言:‘执彼蟊贼,燔以炎火。’汉光武帝也曾下诏,鉴于当前政局,劝导百姓养蚕,去那明域,以及捕杀蟊贼,这些都足以证明灭蝗是有必要的,因此,臣请陛下下令,消灭蝗虫。”

  朝议顿时喧闹起来,一些大臣认为不应捕杀蝗虫,李旦犹豫不决,看向太子和公主,李隆基和李令月也犹豫,蝗灾是一定要解决的,但该如何灭蝗呢?不说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好,关键是怕有人借此机会谈论自己的事情。

  姚崇见众人犹豫,继续进言:“蝗虫怕人,容易清除,田地都有主人,为了救自家庄稼,一定会努力,可以在夜间挖坑焚烧,这样蝗虫才能被彻底消灭。”

  李旦想了想,便示意卢疑慎给太子和公主递了个眼神,准备把问题交给他们。卢疑慎立即跳出来,说道:“蝗虫是天灾,人力难以消除,更何况大量杀虫,有害天和,姚崇此举是伤陛下仁德。”(看小说看得爽,就上飞卢小说网!)

  姚崇冷哼一声:“迂腐拘泥不变,不知变通,事物的发展常常违背经典而符合潮流,也有违反潮流但暂时适应的情况。古代有蝗灾,因为不肯捕杀,所以引发了饥荒,百姓共同吃草根树皮。”

  “现在蝗虫遍地,频繁滋生,河南河北地区粮食匮乏,如果不收成,百姓就会流离失所,关系到国家安危,灭蝗即使不能彻底消灭,也比留下祸患要好!”

  “从前晋献公吞服水蛭治好痼疾,孙叔敖斩蛇得到福报,现在蝗虫可以消灭,如果置之不理,粮食将会被吃尽,到时候百姓该怎么办?灭蝗救人,如果天降灾祸,由我姚崇一人承担,绝不会推卸责任。”

  皇门侍郎耶若水进言:“唯有修德才能消除天灾,先前刘通除蝗不成,反而遭受更大损失,这次行动表明,杀生不如立德。”

  宋璟冷笑一声:“刘通是篡位之君,德不足以胜妖;陛下圣明之主,妖不能胜德。古代有蝗灾时,有防蝗措施,蝗虫不敢入境,如果说修德可以免除蝗灾,那么蝗灾的发生难道是因为不修德造成的吗?”

  一时间,朝堂大乱,太子和公主两派保持沉默,让保皇派和中立派坚持到底。

  魏明默默无语,哎呀,不是灭蝗嘛,朝堂上的争斗真他妈到处都是,溜了吧溜了吧!

  天子李旦见太子和公主都没上钩,立刻失去了兴趣,但能臣派和嘲讽派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李旦也不知道该如何收手,突然看见崔构身后的魏明,立刻开口:“魏卿,你怎么看?”

  有些人看向魏知古,见魏知古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便明白了,这位魏卿指的正是小魏大人!

  魏明神色淡然地走出行列:“臣以为太宗皇帝说得对!”

  所有人:“……”

  李旦:“???”不是,我爷爷说什么?

  魏明淡淡吐出一字:“吃!”

  所有人:“???” []

  李旦:“……”草!魏小子到底想干什么!?

  魏明:“贞观元年,同样有蝗灾,所以太宗皇帝以天下为榜样,带头吃蝗虫,之后天降仁德,蝗灾消退。”

  所有人:“……”

  李旦脸色铁青,这小子果然想让我吃蝗虫?我超!

  卢疑慎早已对魏明不满,立刻跳出来:“魏明迷惑陛下吃蝗虫,该罚!”

  魏明点头:“不错,卢御史的确该死,但我认为太宗皇帝没错。”

  然后走上前,拱手高声道:“请陛下立刻下令,将卢御史押到午门外斩首示众,竟敢侮辱我太宗皇帝,真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所有官员眼睛一亮,特别是那些老练的官员,都忍不住笑了,好!这人深谙做官之道啊!反击手段也漂亮!人家一个处罚,你直接给他一个致命打击?好手段!

  卢疑慎整个人都僵住了,谁敢侮辱太宗皇帝啊,不是自己找死吗?这时舌头打结:“陛下,臣不是这个意思,绝不是这个意思,是魏明,胡言乱语,搬弄是非,含血喷人!”

  李旦脸色阴沉,摆手道:“好了,卢卿先退下吧。”然后看向魏明:“你真的要朕带头吃蝗虫?”

  魏明点点头又摇摇头:“陛下有所不知,我有一个门客,是药王孙思邈的弟子,曾说蝗虫是良药,食用可以壮阳,疏通血脉。”

  “实话实说,我吃过,烤着吃,炸着吃,都非常美味,药效也不错,臣大胆,恳请陛下试一次。”

  这种东西能壮阳?效果也不错?真是假的?

  除了李令月外,所有朝臣,包括李旦和李隆基,都心动了,药王的弟子应该不会骗人吧!

  (注:原文中出现的“0 求鲜花 0”似乎是网页格式化内容,这里略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