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秦姐受欺负(感谢18610的打赏和催更票)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
“您一看就明白了,现在屋顶还在盖着,房子的瓦片呢?”
“我们现在就是他的工地食堂!”
“您要是和倔强回来,我怕屋顶工住不惯!”
假东旭为了让六向东住在自己家里,连老母亲和儿子都不顾了。
“假东旭,你个大头里面装的也是人的粪便吗?”
“开口闭口表舅,开口闭口表舅,叫得真亲!”
“你到底把表舅看得比你妈还重要?”
“比你儿子还重要?”
“你是个废物点心!”
假张氏气得假东旭牙疼。
她跳起来,一巴掌扇在假东旭的后脑勺上。
“妈,说话就说话,您这是打人吗?”
“不说就不让你回去!”
“还不是为了多赚几个钱。”
“好啊,你赶紧把牙镶回去吧?”
假东旭摸着后脑勺说。
“我走了半个月,你赚了多少钱?”
假张氏一听到钱,立刻精神了起来。
“钱也都是怀如拿的!”
“反正都是倔强,倔强表示给钱。”
假东旭说完,假张氏又拍了他一下后脑勺。
“你是不是傻?”
“这是谁的房子?难道不是我们老假家的房子吗?”
“这些钱应该是我们老假家的人收的!”
“我看你是个废物点心还不信!”
“你拿着这半个月我在农村受苦受累,一分钱都没挣到。”
假张氏被假东旭气得两眼发黑,差点晕倒在地上。
假张氏和倔强在农村捡了半个月的麦穗。
原本打算赚点小钱。
但到了麦地之后才发现,地里的麦穗少得可怜。
早就被公社社员捡过一次了。
一个老的,一个小的,第二天也只能捡个两三斤。
半个月过去了,他们好不容易才捡够三十斤麦穗。
假东旭想把这些麦子磨成面粉,带回城里。
结果还没来得及去磨面的地方,就被举报了。
公社民兵队长直接带人把他抓了。
不仅没收了所有的麦穗,还将假东旭在街上公开处理几天。
按照道理,假东旭回家后的这半个月(注:应为回乡期间),口粮全部受影响,一分钱都没赚到。
连回家的车票,也是用两件衣服换来的钱买的。
但假张氏万万没想到,假东旭竟然一分钱都没赚到!
老假家的人,这半个月白干了!
“妈,您放心好了!”
“缺的钱您不用操心!”
“您记住一句话!跟着表舅干,每天吃完饭!”
“这几天,我吃得好极了!”
假东旭高兴地说。
“你吃得好极了?”
“你吃了什么?”
假张氏快被假东旭气疯了。
假东旭和倔强在外面吃糠咽菜。
连玉米面和红薯都舍不得吃。
你这个当家的,怎么在家里享福?
“猪肉!鸡肉!鱼肉!鸡蛋!大包子!西瓜!还有绿豆汤!”
“这两天我都吃胖了!”
假东旭咧嘴笑着说。
“啪!”
假张氏朝着假东旭又是一巴掌。
怪不得不想让我回来,原来是为了让我一个人在家吃这些!
“妈,您为什么打人?”
假东旭委屈地说。
“跟我来!”(看爽文小说,上飞卢小说网!)
假张氏拉着假东旭一起去了厨房。
假东旭打算从秦怀如手里要回所有的钱!
“妈,您回来了!”
秦怀如见到假张氏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表舅下班回来,如果看到假张氏,一定会不高兴的。
“秦怀如,你表舅给你的所有零花钱都给你了吧?”
“这些钱都是我们老假家的,你也拿出来吧!”
假张氏伸出手,开始向秦怀如要钱。
“这些钱我留给你了!”
“当时我说好了,一天给你两毛钱!”
“你走了十五天,一共三块钱!”
“这些钱你拿着吧!”
秦怀如从口袋里掏出三块钱,递给假张氏。
“姑娘,这三块钱是给我的!”
“倔强十五天的口粮钱,你不应该给吗?”
假张氏接过三块钱,接着指着倔强说。
很明显,假张氏早就计划好了要钱的理由。
“倔强吃了你多少口粮?”
秦怀如感觉有些不对劲。
假张氏想做什么?
“我也不会多要,一天一毛钱!”
“十五天,你给我十五块!”
假张氏厚颜无耻地说。
实际上,在农村一个成年劳动力一天的口粮钱也不到一毛钱。
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能吃多少?
“妈,您的意思是倔强一天能吃一斤玉米面?”
秦怀如咬牙问道。
这些天,假东旭早出晚归,跟着六向东辛苦干活,才赚了几块钱。
假张氏显然是想把这些钱全拿走!
“以后倔强吃光玉米面?”
“秦怀如,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算计我!”
“你心里这点小算盘,我们清楚得很!”
“你以为骗得了假东旭就能骗得了我吗?”
“做梦去吧!”
“快把钱全部交出来!”
假张氏凶神恶煞地说。
她很清楚,假东旭现在的情况,秦怀如和守活寡没什么区别。
此时一定不能让她手里有钱。
更不能让假东旭在外面得意。
否则,不用多久,假东旭肯定就会跟别的男人跑了!
秦怀如红着眼睛,看着沉默不语的假东旭,心中顿时没了底气。
老公靠不住的时候,这种婆婆简直比鬼还可怕!
如果是表舅在这里,肯定会替她说句话,但现在……
“十五块我可以给你!”
“其他的钱,等表舅回来再说!”
秦怀如说着拿出一块五毛钱,放在灶台上,然后继续做饭。
“你让那小表舅给你撑腰吗?”
“哼!我还想找他呢!”
“以后住在我们老假家,钱一定要给我!”
“还有,用我们家的厨房做饭!也要给钱!”
“如果他不给钱,以后别从我们家门进出!”
“我看你怎么盖房子!”
假张氏显然不知道六向东在东边留下了一个大门。
泥瓦匠已经很少去西边这个小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