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1)
长安城。
这几日仿佛经历了一种神奇的蜕变。
长安的百姓发现书肆里的书生似乎多了许多,不少人经常抱着一大堆书回去。
以往这些人可都是买不起书的!
书的价格昂贵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诶,许大郎,你买上这么多书干什么?重不重?我来给你搭把手,哟嚯,还挺重!”
“多谢王叔!”
“不用谢,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哎呀,大郎啊,你这么努力,对父母又孝敬,你爹啊太过分了,我听说他最近又打你了是不是?是不是不让你读书了?王叔这里还有些钱,你拿着,若是买书不够...”隔壁热心的王叔深深叹了口气,看着与自己有六分相似的许大郎,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
“哈哈,王叔你还不知道呢?最近杨相研制了一种活字印刷的技术,能一夜之间刊印上千本书,现在整个长安的书全部降价了啊!王叔,这钱我可不能收,你拿着吧!”许大郎一脸喜色。
隔壁热心的王叔震惊了,他虽然对这读书这回事不太懂,但是这些年也偷偷资助了许大郎不少笔墨纸砚书。
书的价格他是知道的,以许大郎的私房钱恐怕只能买得起几本就要告罄,但是现在居然抱上这么多书?
王叔有些懵逼,“这杨相有这么厉害?我听那些员外老爷说他是个奸臣啊!”
许大郎停下脚步,严肃着脸色,“王叔,杨相可是我们寒门学子的大恩人啊,还有天后娘娘,对咱们真是没话说,我这段日子还进了杨相的衙门,那里专门招我这样没钱读书的穷书生,不仅有饭吃,还有钱补贴,别人怎么评价杨相的我不知道,但是对我来说,他是恩人呐!”
“至于那些眼高于顶的大老爷们...”他自嘲道,“这些人怎么会低下头看看咱们?”
王叔颔首道:“原来如此,看来杨相一定是被人诋毁了,我听说杨相今天不到二十岁,已经是一朝宰辅,顶了天的大人物,大郎啊,你要好好读书,千万不要辜负你娘,你娘可不容易啊...”
许大郎面色坚毅道:“王叔,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王叔一脸欣慰,还准备说些什么。
旁边忽然传来一声叫卖,“《大唐报》,新鲜出炉的《大唐报》!”
两人一怔,什么鬼?
长安城的街道上陡然出现了一批衣着寒酸的小孩,年纪不大,大多脸上还带着稚嫩之色。
他们都挎着一个布包,布包半开,隐隐约约能看见上面有字迹。
一个报童从他们身边经过,许大郎好奇道:“这位小兄弟,请问此物为何?”
那报童被叫住,眨了眨乌溜溜的眼睛,看了许大郎一眼,“这叫《大唐报》,是杨相推出来的新的邸报形式,上面印了...”
许大郎只听着杨大人三个字,顿时面色激动,“小兄弟,真的是杨大人弄出来的?”
那报童一脸肯定道:“是啊,杨大人还给咱们培训了!还教了咱们《卖报歌》,杨大人真是一个好人啊!”
他乌溜溜的眼睛里闪着光,像是黑色的宝石。
许大郎重重的点了点头,“是啊,杨大人是个好人!不知道这《大唐报》多少钱一份?”
那报童脆声道:“四个铜板一份,七个铜板两份!”
许大郎哑然失笑,这还真是那位大人的风格!
“好!我要两份!”许大郎道。
王叔犹豫了一会,“行,给我也来两份!”
这样的场景在长安随处可见,大多数书生听到杨易的名字根本连问都不问,直接买上几份。
《大唐报》的价格极低,而且份量不轻,许多人都能买上一份。
嘹亮清脆的《卖报歌》歌声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响起。
伴随着初升的红日,耀眼的光芒洒在大地上。
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半眯着眼睛躺在太师椅上神色悠闲,自从他彻底退出朝堂,不问世事之后,生活变得更加清净起来。
虽然有不时在赵国公府外徘徊的投机者,但是他压根连理都懒得理会。
咯吱!
门被推开。
他眼皮抬都没抬,这间小院虽然朴素,但却是整个赵国公府最神圣的地方,不会有人进来打扰,能直接进来的只有一人。
“爷爷!”娇憨的声音响起。
一个穿着紫色长裙,头戴珠翠,高贵典雅的女孩走了进来。
她漆黑的眼珠转了转,俏丽白皙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红润的嘴唇勾勒出一丝完美的弧度。
“爷爷,你猜最近长安又有什么好玩的了?”
长孙无忌眼皮抬也不抬,轻哼一声,“臭丫头,竟然敢模仿老夫的笔迹,你这是要上天啊!”
长孙璃月撇撇嘴,“行了,爷爷,你这话都说了几个月了,不就是想吃月儿亲手做的红烧肘子吗?我告诉你啊,没门,你年纪都这么大了,吃些清淡的!”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肥胖的身子想要翻个身,却没挪动,“我怎么会有你这么个鬼灵精的孙女,年纪大了,被孙女管的死死的,连个肉都不能吃,想当年先帝....”
长孙璃月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手上的老人斑,心里有些难过,还有什么比英雄迟暮更让人伤心的?
长孙无忌的年龄已经太大了!
长孙无忌絮絮叨叨半天,忽然停住,他眯了眯眼睛,半侧着耳朵,外面隐隐传来嘹亮的歌声!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长孙无忌挑了挑眉,“这是什么声音?”
长孙璃月抿嘴一笑,将手上的《大唐报》拿出,“喏,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长安最近发生的有趣事啊”
她将杨易干出的几件大事通通说了个遍。
长孙无忌眼眸微阖,慢慢捋着胡须,只有听到活字印刷术的时候才猛地一滞,等听到《大唐报》《卖报歌》的时候,才缓缓叹了口气。
长孙璃月笑嘻嘻道:“爷爷,你说这杨易好玩不,居然教一群小孩唱歌!据说这歌还是他写的呢!”
长孙无忌听着逐渐远去的歌声,沉默不语。
许久...
他叹气道:“天不生杨易,大唐万古如长夜,说的好啊!杨易,他一点也没有自夸啊,自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怕是要改一改了,五姓七宗,呵呵...”
长孙璃月蹙眉,“杨易纵然是有些手段,有这么厉害?”
长孙无忌慢慢摊开手上的《大唐报》,“杨易此人真是鬼才,若是先帝在,必然要倚重为臂膀,若是杨易早生几十年,那...可就精彩了啊,呵呵”
《大唐报》还散发着隐隐的墨香,长孙无忌扫了几眼,大抵是朝廷颁布的政策,以及一些大儒对四书五经的撰稿。
他翻了几页,忽然停住,一期娱乐版面上赫然几个大字,《三国演义》。
下面一首小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长孙璃月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爷爷的身子一颤,似乎绷紧起来。
少顷...
长孙无忌的声音响起,“天下才气一石,杨易独占八斗,老夫佩服,璃月,我要和杨易见一面”
长孙璃月沉吟,“我已经和疏影成了好朋友,过几日我便让疏影替我传达爷爷的意思!”
“可”